清华大学法学院
主题
- 33篇刑法
- 32篇公司法
- 30篇民法
- 25篇法律
- 23篇合同法
- 21篇物权法
- 21篇构成要件
- 19篇损害赔偿
- 19篇民事诉讼
- 18篇权利
- 18篇共犯
- 17篇法治
- 16篇行为无价值
- 15篇民法典
- 15篇结果无价值
- 14篇证券法
- 14篇公司治理
- 14篇WTO
- 13篇最高人民法院
- 12篇刑法学
作者
- 100篇张明楷
- 95篇崔建远
- 69篇周光权
- 57篇张卫平
- 39篇黎宏
- 37篇许章润
- 34篇马俊驹
- 33篇高其才
- 32篇劳东燕
- 31篇程啸
- 28篇韩世远
- 28篇余凌云
- 28篇陈洪兵
- 27篇王亚新
- 27篇高鸿钧
- 26篇王保树
- 24篇王洪亮
- 23篇王晨光
- 22篇张建伟
- 21篇易延友
- 论我国药品监管行政问责的法治化
- 1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2-109,共8页梁晨
- 清华大学法学院卫生法研究中心“清华—拜耳基金”项目
- 行政问责以回应性为核心,并且结合追责的实现方式,是代议制民主模式下权力对民意的服从以及民意对权力的监督要求。从现有药品监管领域的问责事件来看,我国药品监管行政问责存在偏重事后问责、问责对象模糊不清、裁量余地过大、政府的回...
- 关键词:行政问责 药品监管 药害事件 法治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让流浪的权利回家——经济法学“权利缺失”现象反思
- 2
- 《现代法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2期32-42,共11页何锦前
-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收入公平分配的财税法促进与保障研究”(11AFX005); 中国法学会部级重大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法律问题研究”(CLS(2011)A02);致谢:本文早期版本在第六届全国部门法哲学研讨会上提交讨论.作者感谢陈乃新、刘红臻、郑永流、李东方、甘强等师友的评阅和交流.当然,一如惯例,文责自负.
- 反思是学术进步的动力,通过对经济法学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非常突出的重权力、轻权利问题。这种"权利缺失"现象说明了经济法权利理论的严重不足,将给经济法理论体系带来灾难性后果,导致经济法学在思想市场的竞争中面临生存危机...
- 关键词:经济法 权利理论 权力本位 方法论 范式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行政法学向何处去专题絮语
- 3
- 《清华法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1期5-5,共1页何海波
- 这是一组回顾和反思行政法学研究的文章。组稿时,曾给它了起了一个豪迈的名字:“中国行政法学向何处去?”区区几篇论文,当然很难预示更无法决定行政法学的走向,但至少,它们代表了一些行政法学者在这个阶段的关切。
- 关键词:行政法学 专题 法学研究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违约金酌减规则论
- 4
- 《法学家》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3期138-151,共14页王洪亮
- 本文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人格权体系及保护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WKY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违约金酌减规则是应对违约金数额过高而产生的特殊规则,其实质是赋予法官对合同自由进行等价有偿的干预。酌减规则是针对惩罚性违约金数额与其所担保的利益不等价而设计的制度,只适用于惩罚性违约金,而不应适用于赔偿性违约金。违约金酌...
- 关键词: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 惩罚性违约金 担保性违约金 违约金酌减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盗窃与诈骗的区分——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第27号指导案例的展开
- 5
- 《政治与法律》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4期28-48,共21页王钢
- 盗窃罪与诈骗罪处于相互排斥的关系,二者属于不同的不法类型。从诈骗罪自我损害型犯罪的特质出发,个案中区分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关键因素是,是否存在被害人的财产处分行为。对此,要结合财产减损的直接性、处分意识的必要性以及财产处分的...
- 关键词:盗窃 诈骗 处分行为 处分意识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共谋共同正犯否定论
- 6
- 《政治与法律》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5期117-131,共15页方军
-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乌仁图雅为本文翻译了日文文献,在此致谢.
- 共谋共同正犯是日本刑法理论特有的概念,它是古典犯罪论体系、限缩的行为人概念以及正犯与共犯区分的形式客观说的综合产物。承认共谋共同正犯的概念将会导致正犯与共犯的区分界限更趋于模糊,甚至使该界限的成立变得不可能,进而适用这一...
- 关键词:共谋共同正犯 正犯 共犯 犯罪事实支配说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反思与完善:我国工作日休息时间的法律保护——以工时制度为进路
- 7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3期127-130,共4页赖力静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资助项目:12YJA820102
- 我国当前的工作日休息时间保护制度存在缺陷,对8小时工作时间的开始和结束如何计时付之阙如,对用人单位可以延长劳动者工时的条件存在争议,对延长工时的补偿制度和违反工时规定时的惩罚制度规定不合理。为了维护劳动者的休息权益,提高...
- 关键词:工作日 休息时间 工时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网络诽谤的争议问题探究
- 8
- 《中国法学》 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2015年第3期60-79,共20页张明楷
- 司法解释关于“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的规定,属于平义解释而非类推解释。作为诽谤罪对象的“他人”并不排斥公众人物,但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刑法必须适当降低对公...
- 关键词:网络诽谤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情节严重 告诉的才处理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
- 论“抢劫杀人”的性质与处罚
- 9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35-144,共10页温登平
- "抢劫杀人"并不是规范的刑法术语,而是一类案件的通俗说法。认定抢劫杀人的性质,应当结合刑法的规范保护目的和充分且不重复评价原则进行判断。抢劫罪中的暴力包括故意杀人行为;抢劫杀人的,应当以抢劫罪论处;抢劫杀人的原因行为,限...
- 关键词:抢劫杀人 抢劫罪 故意杀人罪 想象竞合 充分评价 获取全文在线阅读